凯发K8娱乐官网- 天生赢家一触即发
020-26424739
020-26424739
联系我们
020-26424739
时间:2025-11-15 06:14:21
“这条小鱼首创了原始脊椎骨和雏形大脑。正是它,让人类直立行走与智慧思考成为可能。”近日,在西北大学123周年校庆之夜,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“探秘寒武纪追光科学魂”的宣讲。
聚光灯下,这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从容登台。他从达尔文的困惑讲起,将自己40多年与化石对话的旅程,向年轻学子们娓娓道来,让他们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。
故事的起点在云南澄江。1998年寒冬,舒德干团队在堆积如山的岩石样本中发现了一块厘米级化石,后来它被确认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——“凤姣昆明鱼”。这个看似微小的发现,却将脊椎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。
在此基础上,舒德干团队提出了“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”假说,认为地球动物树的成型历经了“从基础动物,到原口动物,再到后口动物”的三幕演化。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进化论重大猜想,为理解生命起源提供了全新框架。
这次在西北大学的演讲,舒德干分享了他的科研心得。“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在于怀疑、求真、创新与奉献。”他说,并鼓励年轻人要敢于思考,敢于挑战权威。
“敢为天下先”的精神贯穿舒德干的科研生涯。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,他就为达尔文留下的世纪谜题着迷。此后数十年,他带领团队深耕于澄江化石库,用扎实的化石证据,一点点填补生命演化史的空白。
“最大的挑战不是野外艰辛,而是战胜自身的懒惰。”面对学生关于科研困难的提问,舒德干坦诚回应,“克服困难的关键,就是更勤奋地学习,从旧文献中寻找漏洞,激发好奇心。”
除了科研突破,舒德干还致力于科普事业。他说:“科学家兼具科研创新与知识传播双重角色,有责任将所得认知回馈大众。”
自发现凤姣昆明鱼以来,舒德干便主动投身科普领域。20多年来,他主持翻译《物种起源》,推动研究成果进入中学教材;他走进大中小学,用生动的语言讲述5亿年前的演化故事;他支持拍摄科普电影、参与排演科普剧,让“天下第一鱼”游进更多人心里。
在西北大学校庆活动的科普剧《天下第一鱼畅想曲》中,创作团队将舒德干用母亲名字“凤姣”为昆明鱼命名的故事搬上舞台,寓意“母亲孕育生命,科学孕育真理”。对此,就读于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的经悦然同学告诉记者:“这蕴含的诗意与情怀让我印象深刻。”
舒德干特别强调“高级科普”的理念。“要做好高质量科普,需要把问题吃透,学习怎么把高深的学术话题用接地气的语言告诉大众。”他说,科普要分层次,针对不同受众调整方式,让不同年龄层受众都能理解。
西北大学地质学系2025级学生吕妍希在听完报告后写道:“比答案更重要的是科研态度和角度。舒院士生动诠释了‘追光科学魂’的真谛——在时间长河中守望真理的定力,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博大胸怀。”
特别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
FIE Mini Review:美国西北大学鸥鹏飞——基于第一性原理设计光催化二维材料的缺陷工程
Wiley与西北大学举行合办Geological Journal期刊签约仪式
江南大学刘天西/陈苏莉、河南省科学院卢琼琼等:MOF介导的Na配 ...